在6月21日的數位協力課程中,我介紹了Notion的強大功能,並分享了我如何在生活、教學和知識管理中運用這個工具。Notion不僅適用於個人和團隊的筆記與專案管理,還能有效組織和分享教學資源,提高教學效率及學習互動性。希望參與者能靈活運用Notion於自己的生活和教學中。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在教學生涯中與具有特殊需求的學生互動的經驗,特別是針對自閉症譜系障礙(ASD)的孩子。作者反思了早期的擔憂與專業知識的不足,並強調了情緒調節和達成目標的重要性,提供了十個關鍵點來支持ASD孩子,包括了解自閉症、教育策略、溝通技巧和成功案例,強調了建立支持性環境的必要性。
在這篇文章中,大乃分享了《與成功有約》一書的核心觀念,強調設定明確目標的重要性。他舉例一位學生利用書中原則成功減重十五公斤,並介紹了「重要緊急原則」和「以終為始」的概念,鼓勵大家在生活中優先處理重要事項,並採取積極主動的態度,透過這些習慣來實現成功。
大乃介紹了楊斯棓醫生的書《要有一個人》,該書以人為單位的獨特寫作方式,將真實人物融入故事中,激發讀者的好奇心。書中探討理財的重要性,作者雖然不擅長理財,但通過此書獲得了啟示,建議讀者購買並閱讀,期望能有不同的收穫。這本書於1月1日出版後迅速再版,顯示其受歡迎程度。
這篇文章介紹了弘丹老師的《AI寫作寶典》,強調運用AI提升寫作能力的重要性。書中提供了創新的寫作流程,幫助寫手避免傳統寫作中的障礙,並透過AI工具如ChatGPT生成標題和大綱,以提高寫作效率。文章指出,最終還需經過多次修訂,融入個人情感和經驗,才能創作出優質的內容。這本書被視為學習AI寫作技能的最佳入門書籍。
這篇文章由大乃分享,介紹了謝錦桂毓老師的書《做自己是最深刻的反叛》。這本書以師生對話的形式記錄,傳遞了改變心態的重要性、勇氣的意義,以及做自己的主人以達成雙贏的思維。大乃表示這本書對他的教學生涯有深遠影響,並希望能再次出版以便更多人能夠閱讀。
這篇文章探討了丹尼斯·魏特利博士的《創勝心態》一書,強調創勝心態在21世紀的重要性,能幫助人們超越自我潛能。文章列出了十大正向特質,並表達了對2024年的期許,希望此書的知識能成為生命中的珍貴禮物,激發讀者的內在動力和自信。
這篇文章探討了文學與自我認識的關係,強調透過文學鑑賞,人們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生命。謝錦桂毓教授認為,文學是用文字抒發思想感情的作品,並批評傳統教育將文學視為考試工具,壓抑了學習興趣。文章提到,重新認識文學的本質有助於開啟內心的視窗,激發生命覺醒的過程,並鼓勵學生保持開放的學習態度。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收到一位主輔得獎的訊息後的感受,強調了將學習運用於實際教學的重要性。作者從被動接收者轉變為主動分享者,並認為擴大影響力的關鍵在於持續學習與分享經驗。透過分享,作者不僅影響他人,也加深了對自己所學知識的理解,最終實現了自我成長。